总算刷完了《三体》电视连续剧,看完了只想用一句话概括——不完美,但绝对算国产科幻剧里程碑作品。
一、高纯度还原原著小说
作为第一部拿下科幻“雨果奖”的亚洲科幻题材小说,《三体》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它让世界上更多、更广泛的阶层知道,当代中国并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,缺的也许只是一个机会。
由于小说本身足够优秀,让电视剧在改编时有了更多底气。不过,之前的大量事例也证明,优秀小说被影视化后并不一定就能够成为好作品,大量魔改,不仅无法得到新观众的支持,反而会严重得罪老书粉,导致口碑崩盘,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境地。庆幸的是,《三体》电视剧在创作时就严格遵守自己的底线,即尽可能尊重原著。
从第一集开始,剧集就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脉络推进,连中段大量敏感的红岸情节基本都没有进行过多改动,目前影视作品不能碰的wg,也用其它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,可谓勇气和诚意十足。
而原著中的高光时刻,如宇宙闪烁、三体文明一次又一次的重生,ETO大会、古筝行动等,创作者更是不遗余力通过大量场景和细节进行铺陈、勾勒,在画面和音乐的有效结合下,带来胜过文字的震撼和感动。
人物台词方面,电视剧基本直接提取自小说,原汁原味让人看的无比亲切,很多过渡性语言亦通过人物的对话向观众表述清楚,不至于出现看不懂的情况,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本剧导演和所有团队人员的创作态度。
二、细节丰富、人物情感真挚
从表现形式上看,无论《三体》小说,还是电视剧都不属于爽文、爽剧类型,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,《三体》更希望用浓烈的人文关怀和人类对宇宙的思考,去传达世界的广漠无际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。即使卑微如虫子,却依然选择倔强的活着,或许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和意义。
电视剧在改编时,为了让故事讲的通俗易懂,同时增加悬疑效果,前面十几集进行了大量背景式的展现,这样处理虽然有助于观众理解全剧的世界观和塑造人物形象,但带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,太过缓慢的叙事节奏,让非书迷迟迟进入不了状态,尤其与美剧一比较,更容易让人产生冗长感觉,剧中几位原创角色,如记者慕星,陈雪等,她们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,没有为故事带来更丰富的广度和深度,甚至删掉也不会影响整体,而剧集为小说中出现时间很少的潘寒、徐冰冰加了大量戏份,虽然相比前两者没那么让人反感,但说实话意义也不大。
网友评论